市场资讯
蔚来今日股价爱没那么简单歌词
2023-10-31 00:08  浏览:32
本文目录一览:
  • 1、蔚来股价跌没2400亿,与特斯拉的差距依然较大,该企业将会如何应对?
  • 2、蔚来200股什么级别
  • 3、蔚来造车,为啥“急眼了”?
  • 4、惨遭空头狙击,蔚来大跌10%!汽车股还能买吗?
  • 5、蔚来“预摘牌”后拟在新交所附条件上市
  • 6、蔚来汽车股价收涨75%,市值达119亿美元
蔚来股价跌没2400亿,与特斯拉的差距依然较大,该企业将会如何应对?

蔚来汽车想跻身全球前五大汽车之列,它需要首先“击败”同行。在汽车制造这一新力量中,蔚来无论是营收增长还是销量,都越来越落后,数据也不如其他竞争对手。即使在新能源高度繁荣的阶段,蔚来也未能扭亏为盈,与特斯拉的差距依然很大。在进入世界顶级汽车市场之前,蔚来汽车必须表现得优于同行。从目前的营收增长和销售数量来看,该公司已经落后了。制造一辆汽车需要很多零部件和芯片,如果一家公司卖不出很多汽车,它的供应商可能不太愿意合作。即使供应商改进了他们的产品,他们也可能会优先考虑产量较高的汽车制造商。

蔚来汽车缺乏自建能力,过去依赖代工,在疫情或其他特殊原因时更加被动。蔚来汽车下一步计划推出大众汽车的子品牌,即低价小型车。到那时,它将与五菱宏光和奇瑞汽车的零部件展开竞争。蔚来汽车还能分到多少蛋糕还有待观察。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参与者越来越多,竞争激烈。性价比、品牌、质量和安全都是各大汽车企业竞相杀杀的领域。到2030年,蔚来有望成为世界五大汽车制造商之一。蔚来实现盈利的时间将少于特斯拉。一些纯电动汽车企业过于强调宣传,忽略了自身产品和技术的积累和沉淀。

这不仅仅是纯电动汽车行业,当风口一旦消失,行业就进入衰退周期,这些没有技术积累的企业就会出现危机。倒下的众泰、力帆、倒下的海马、四面楚歌的蔚来,都是这样。这与你是否是一股新力量无关,这与技术有关。技术的缺乏会引发连锁反应,直接摧毁一家企业。我们每天都称行业寒冬,其实到今天,早已不是寒冬,而是全国性的汽车市场衰退。在市场不景气的情况下,作为一个汽车公司,尤其是它的积累还不足以打造一支新的力量,更需要的是静下心来打造一辆车,而不是高调的宣传。只有经过这一波衰退周期,汽车企业才能积累足够的技术能量和战略能力。衰退周期结束后通常伴随着繁荣。

蔚来200股什么级别

蔚来股票200股是挺小的散户。

一个公司的股份持有量多少主要看的是持有比例,200股对于一个大型上市公司来说,是微乎其微的。蔚来董事长、创始人兼CEO李斌才持有公司的13.8%的股份,换算成股票数量,其拥有该公司154689253股具有共同投票权及共同处置权的A类普通股。比较而言,200股持有人只是普通散户而已。

蔚来造车,为啥“急眼了”?

以1月9日,蔚来成都“NIO DAY”(蔚来日)为集中“爆发点”,蔚来终于还是成功进入2021年车圈“开年话题”的中心。

与特斯拉Model Y开售即降价,比亚迪超级混动产品“现货发布”不同的是,蔚来的凭借是“期货造车”。准确地说,是1月9日当天,李斌以“量产固态电池”六个字震惊业界内外,诱发流量躁动。

当然,李斌的“六字箴言”,很快得到国轩高科工程研究院、国联 汽车 动力电池研究院等专业电池研发机构相关人士的反驳。

行业共识是,全固态电池现在距离商业化还很远,现在甚至做个演示都还很困难。10年内完全攻克固态电池技术难度非常大,至少5年内完全不可能。

对此,蔚来“犹抱琵琶半遮面”地回应,其一,搭载“固态电池”的蔚来ET7最早于2022年四季度上市;其二,蔚来ET7搭载的是“半固态电池”,还是带有液体电解质的产品。

本来,这一届蔚来“NIO DAY”已经由之前所谓的“用户狂欢日”演绎为蔚来“卫星发射日”,不曾想,“卫星”发射还失败了。

讲真,即便蔚来不跳票,按照计划,搭载150度版本的半固态电池,续航可达4位数的蔚来ET7如期上市,也是两年之后的事情了。这期间,蔚来除了多了一款搭载常规锂电的ET7轿车之外,蔚来在产品线上,并没有特别“出圈”的表现。

而且,“半固态电池”的市场接受度到底如何?还真是有待检验。

首先“半固态电池”本来就是一个过渡产品,如果以“安全”为代价的续航增加,市场肯定不接受;

其次,当下,蔚来70度电池换100度电池需要加价5.8万元,面对150度电池,而且是成本更高的半固态电池,蔚来会设置怎样的加价额度?12—15万元是大概率选项。

试想,花了40万元,买了一辆蔚来纯电车,为一块没有得到市场广泛论证的过渡产品,再加10多万元?“我”老老实实用70度电池不香吗?

所以,此番蔚来“语不惊人死不休”的做派,其立意并不在于2年之后那款虚无缥缈的超长续航ET7,而在于,在这个时间点上,蔚来一定要“挺住”。

这个时间点的特殊性即在于:35万元区间的Model Y给了蔚来极大的市场压力。

蔚来从不承认特斯拉的产品对自己的威胁。为了更好地彰显这种战略定力,蔚来在1月1日,Model Y上市的当天,通过官微表达了自己的立场。

虽然,“聪明”的蔚来明显有“带着节奏走”的意思,其目的当然是把话题的重心引向“Model Y对传统燃油车具有更大冲击性”一方。但是,好歹蔚来还承认了特斯拉“是对手”。

随着“蔚来日”的到来,蔚来CEO李斌在谈到到蔚来与特斯拉比较时,公开表示,“五星级酒店不能按照连锁经济酒店的思维方式去经营,大家不在一个频道上”。

在涉及具体产品时,李斌表示,Model Y根本不是一台血统纯正的SUV,“我”觉得它就是Model 3 GT。但我们的ES8和ES6,都是堂堂正正的SUV。无论是从底盘设计、空间造型和使用场景来考量。

甚至,针对马斯克宣称在2021年实现L5级自动驾驶的言论,李斌回应称,这种说法是误导,马斯克完全没有搞清楚L5级自动驾驶这件事。

遵循上述李斌言论,特斯拉确实不是蔚来的对手,因为“不配”。

特斯拉到底配不配成为蔚来的对手,道理不能让李斌一个人都讲完了。

我们把时间拨回2019年12月28日,深圳湾 体育 中心,同样的蔚来“NIO DAY”,彼时蔚来正在谋划EC6上市。

蔚来总裁秦力洪笃定地对媒体表示,EC6和Model Y,是蔚来和特斯拉真正在产品层面的竞品,它会是战场上的“焦点产品”。

事实上,任何一个准用户心里都清楚,当购车意愿指向35—40万元区间纯电SUV时,谁都免不了用蔚来ES6/EC6与Model Y做出比较。在蔚来ES6/EC6售价更高,续航优势不明显,功率、扭矩处于劣势,姑且品牌不相上下的情况下,很难说,Model Y没有能力干扰到用户最终的决策。

然而,李斌们不惜“自相矛盾”,极力区分出二者的异同,根本上讲,他自己都在做出比较,以此力求突出蔚来产品在差异化竞争中的优势。

李斌们,越是急于撇清,就越是暴露出内心的压力,基于Model Y强势而来,带给蔚来同级产品销量的压力。

因Model Y以超预期降价的方式上位,一时间,蔚来很难找到具体应对的方法,所以,产品不够,言语来凑,现实不足,“期货”补足。

蔚来真是急了!

欲戴皇冠,必承其重。

如果说Model Y是致使蔚来心态失衡的“最后一根稻草”,那么,真正让蔚来感觉千钧压力的,还是2020年发生的两件大事。

2020年,已经“穿上鞋”的蔚来再也不能回到从前。

其一,有钱了。

众所周知,2019年的李斌,是“最惨”的李斌。自燃、召回,上海工厂停建、裁员,融资受阻、股价持续下跌,负面消息接踵而至。

当时间来到2020年4月,尽管蔚来与盈亏平衡点还有相当的距离,但资本市场已经“蠢蠢欲动”,并一发不可收拾。到2020年末,蔚来的股价从3.7美元飙升至62.4美元,涨幅达1677%。真是从白菜价涨到了金条价。

就在今年蔚来日之后,“量产固态电池”六个字,让蔚来市值一度破千亿元大关,全球市值排名升至第三位。

其二,有家了。

2020年6月,蔚来与合肥市政府对赌协议落地。李斌让出24.1%的股份,获得70亿元注资。这一纸协议,不仅让蔚来基本缓解资金压力,还使其有了国资背景。最重要的是,蔚来结束漂泊,落户合肥。

因为上述经历,仅仅1年时间,蔚来亦非“吴下阿蒙”。但,天下哪里有免费的午餐。

蔚来2020年销量4.3万辆,用4.3万辆的产品市场表现去支撑一个全球第三,市值破千万美元的资本市场,李斌自己都觉得心虚。

之前不久,特斯拉公布了2020年全球产销数据,其全球产量为50.97万辆,销量为49.95万辆。虽然较之蔚来好了不止一个量级,但以此支撑全球第一车企市值,同样形成巨大背离。

但,纵有万般不是,特斯拉仍然是被公认的唯一一家全球化新能源造车企业。这是与蔚来形成根本性差异的原因。而且,必须承认,蔚来市值的飙升,与特斯拉的行业龙头效应不无关系,在特斯拉6000亿市值面前,那些溢出来的筹码都够蔚来吃得饱饱的。

所以,当李斌把上述情况看得清清楚楚之后,市值对蔚来就像“毒品”,既需要,又害怕。一旦泡沫破碎,特斯拉肯定要受到影响,但对于始终以“服务”为核心竞争力的蔚来,一定会更惨痛。

至于70亿的对赌协议,将成为2025年之前,蔚来挥之不去的“梦魇”。

因为,2020年的实情,给了蔚来极大的参考性。

按照预估,2020年蔚来营收有望达到140亿元,基本完成年度目标。用这个营收额对标4.3万辆的销量,粗略估算出蔚来产品的平均售价为35万元。

按照对赌协议,到2024年蔚来必须实现营收1200亿元。也是就说,那一年,蔚来必须把车卖到34万辆以上,仅剩下4年时间,蔚来销量增幅要达到700%。

基于上述,蔚来在千亿市值的诱惑下,很想把产品市场的短板补齐。同时,蔚来在70亿对赌协议的压力之下,必须把产品市场的任务完成。蔚来没有退路,再也回到2019年之前,那个“光脚时代”。

本来,“以价换量”倒不失为一条捷径。但苦于身旁有特斯拉这个苦主,蔚来不能用,也不敢用此法。

硬生生的,蔚来用“天价服务”支撑一整条产品线,2025年之前,这条线还要丰富到6到8款车型,这也是协议任务之一。

如此,蔚来能不急吗?稍有风吹草动,蔚来必如如惊弓之鸟,更遑论,还是“大鳄”特斯拉。

结语:

路终究都是自己选的,李斌由成熟的互联网赛道切换过来,勇气固然可嘉。但今时今日的局面,是新手上路,高调起步的必然结果。要相信,蔚来之于特斯拉,在多数人看来,仍然处于“追”的节奏,追得上,就意味着未来在产品上有新的突破,而不是一味嚼着着“服务”这根越来越没有味道的甘蔗。不是别人做不出来,而是别人不选择以“重资产”的方式去表达而已。

蔚来,必须以产品拓展品牌的生存空间,这是唯一基业长青的选择。否则,真正着急的事情,还在后面。李斌也大可不必再玩此类文字 游戏 了,其实本质上和广汽蔚来“比特币购车”并无差异。其结果,只会让自己的“魅力值”减分。

惨遭空头狙击,蔚来大跌10%!汽车股还能买吗?

蔚来汽车连夜下雨,试车从楼上掉下来的风波还没过去,又被热销机构灰熊“咬”了一遍。蔚来汽车认为,通过使用Valeant等会计游戏来增加收入和提高净利润率,它正在实现目标。我们发布了一份题的报告。报道称,蔚来汽车可能会通过非合并关联方(武汉威能)来提高盈利能力和盈利能力。蔚来高管也与瑞幸咖啡密切相关,瑞幸咖啡在两年前披露了财务欺诈行为。

蔚来表示,公司观察了这份报告。报道中充斥着对蔚来披露信息的诸多错误信息和误解。蔚来严格遵守上市公司相关指引,已启动本报告相关程序。请留意后续通知。在灰熊队发布该报告后,蔚来汽车的股票连续几天下跌。股市方面,港股蔚来29日收盘价下跌11.36%,至每股165.50港元,较短格清算358亿港元。

复牌后,蔚来新加坡的股价也下跌了10%以上。在灰熊做空之前,蔚来汽车的研发安全和公关能力都经历了严峻考验。蔚来真正的造车新势力龙头,如今已跌出销量前三。且不说来势汹汹的传统车企,在新能源市场上拼命“攻城掠地”。例如,2022年前5个月,比亚迪新能源汽车累计销量达到25.4万辆,同比增长245.9%。值得注意的是,根据中国客运协会最新公布的数据,6月份各大厂家新能源汽车的走势呈现出非常高的增长趋势。

但总的来说虽然,蔚来汽车大跌10%,但是汽车股还是值得购买的。这其实并不是什么大问题,其他的汽车发展的都还不错的,只要我们把握住,每一个汽车的走向,就一定不会在股票当中吃亏。

蔚来“预摘牌”后拟在新交所附条件上市

蔚来“预摘牌”后拟在新交所附条件上市

蔚来“预摘牌”后拟在新交所附条件上市,蔚来宣布已从新加坡交易所取得主板二次上市的附条件上市资格函,并将于本月发布上市文件。蔚来“预摘牌”后拟在新交所附条件上市。

蔚来“预摘牌”后拟在新交所附条件上市1

5月6日,蔚来宣布已从新加坡交易所取得主板二次上市的附条件上市资格函,并将于本月发布上市文件。蔚来本次上市将采用介绍上市的方式,不涉及新股发行及资金募集。公司在新交所上市的A类股可与其在纽交所上市的美国存托股份实现完全转换。此前,公司已于3月10日在港交所完成二次上市。

蔚来之所以能成国际资本市场宠儿,与蔚来在智能电动汽车赛道的领先性密不可分,尤其是研发与新品布局的快速布局。

研发方面,蔚来在2021年的研发投入同比大增84.58%,达到45.92亿元。在2022年,蔚来还将坚持全栈自研,对底层技术、长期技术加大投入,预计全年研发投入同比增长1倍,年底研发人员增至9000人。

得益于研发投入的成果显现,蔚来加速了新品布局。2022年,蔚来第二代技术平台NT2的三款新车型陆续交付:智能电动旗舰轿车ET7试驾已于3月5日正式开启,于3月28日开启交付;中型智能电动轿跑ET5已于4月29日完成首批全工艺生产线试制车下线,预计2022年三季度开启交付;另有一款中大型SUV ES7也蓄势待发。届时,蔚来的产品端布局将持续完善

从2021年财报可见,蔚来营收实现361.36亿元,同比增长122.3%。借由资本、研发和产品的新动作,蔚来经营规模有望进一步扩大。为此,蔚来将在2022年继续在中国扩展销售服务网络,计划全年新增不少于100个销售网点,新增超过50家蔚来服务中心和授权服务中心。此外,2022年,蔚来出海计划仍将继续,其产品与全体系服务,将在德国、荷兰、瑞典、丹麦正式落地。

蔚来“预摘牌”后拟在新交所附条件上市2

5月6日,蔚来宣布已从新加坡交易所取得主板二次上市的.附条件上市资格函,并将于本月发布上市文件。

2月28日,蔚来汽车宣布通过香港交易所聆讯,获得在港交所主板二次上市的原则上批准。3月10日,蔚来成功通过介绍方式在香港交易所完成上市,正式开始挂牌交易。

与IPO上市不同,介绍上市是已发行证券申请上市的一种方式,不需要再发行新股。蔚来方面曾公开表示,通过介绍方式在港上市并不是为了募资,主要目的是为公司投资者提供备选交易地点、缓释地缘政治风险,在扩大投资者群体的同时,不稀释现有股东的利益。

截止5月5日美股收盘,蔚来汽车股价15.380美元,较前一交易日下跌15.17%,总市值256.92亿美元。2021年5月,蔚来美股市值高达550亿美元,相较之下,目前其美股市值已然“腰斩”。6日港股盘前,蔚来股价下跌超12%。

美股市值持续下滑、国际关系不确定性以及智能电动汽车安全数据等多重因素叠加,仅靠美国资本市场获取融资存在潜在风险。通过寻求多地上市,蔚来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规避风险。

花旗此前曾发布研报表示,蔚来同时在美国、香港、新加坡上市,可以拓宽融资平台,与亚洲投资者建立更深入的联系,打造品牌资产。

此次蔚来依旧采取上市不融资的方式,说明其现金流较为充足。财报显示,截至2021年末,蔚来现金储备554亿元。

2021年蔚来汽车交付量达91429辆,同比增长109.1%。全年营收达361.4亿元,同比增长122.3%;全年净亏损40.169亿元,同比下降24.3%。

从业绩上来看,蔚来2021年的表现较为积极,现金流充沛,交付量增长,亏损曲线收窄。

2022年前四月,蔚来累计交付新车30842辆,同比增长13.5%。新车方面,除了3月底交付的ET7,5月下旬蔚来也将发布搭载最新智能座舱硬件的2022款ES8、ES6和EC6。

蔚来“预摘牌”后拟在新交所附条件上市3

5月6日,蔚来宣布已从新加坡交易所取得主板二次上市的附条件上市资格函,并将于本月发布上市文件。蔚来本次上市将采用介绍上市的方式,不涉及新股发行及资金募集;上市每股面值0.00025美元,在新交所上市的A类股可与其在纽交所上市的美国存托股份实现完全转换。

“蔚来汽车在美股面临‘预摘牌’,赴新加坡上市将使得蔚来多了一个融资渠道,也多了一层抗风险的能力。”汽车行业分析师、江西新能源科技职业学院新能源汽车技术研究院院长张翔表示。

美国证监会(SEC)官网5月5日显示,该机构将包括蔚来汽车在内的多家中概股加入“预摘牌”名单。蔚来汽车对此回应称,“蔚来一直在积极探索保护利益相关者利益的可能解决方案。公司将继续遵守适用的法律和法规,努力保持在港交所/纽交所的上市地位。”

此前的3月10日,蔚来汽车同样以介绍方式在港交所主板二次上市。蔚来汽车在向港交所递交的招股说明书中便已提到,已向新加坡证券交易所主板提出以介绍方式第二上市申请。所谓“介绍上市”,是已发行证券申请上市的一种方式,不发行新股,只是公司股东将本身的旧股申请挂牌买卖,不涉及融资。

“蔚来汽车作为首个赴美上市的中国造车新势力企业,享有一定的知名度。不过从销量上看,蔚来汽车出现后劲不足,已经连续多月退出造车新势力排行榜的头部位置。目前,正在排队上市的造车新势力还有很多,蔚来汽车务必要抓紧时间,利用好当前的知名度,获得资本市场的支持。”张翔分析表示。

今年1-4月,蔚来汽车累计交付30842辆新车,在造车新势力交付榜上仅排名第四位。此外,财报显示,2021年,蔚来实现营业收入361.4亿元,同比增长122%,整车收入为331.7亿元,同时净亏损为40.2亿元,同比下降24.3%。

蔚来汽车董事长李斌曾希望至2024年全年能实现盈利。以此计算,蔚来汽车距离盈利还有至少两年的时间。在这段时间里,除了进一步提高交付量,蔚来汽车还必须要加强融资能力。“相对于传统车企,造车新势力存在盈利能力单一的问题,在接下来相当长一段时间里,造车新势力还是需要通过输血来维持。”张翔认为。

此次蔚来选择的新加坡交易所,前身为新加坡证券交易所,成立于1973年。1999年12月1日新加坡证券交易所(SES)与新加坡国际金融交易所(SIMEX)合并成新加坡交易所。

数据显示,2022年1月新交所证券市场21个交易日的总成交额达253.89亿新元(约合1222亿元人民币),相比之下,港交所2021年平均每日成交金额即达到了1667亿港元(约合1417亿元人民币)。另有数据显示,截至2021年10月,新交所有上市公司677家,市值0.68万亿美元,位列全球主要证券交易所第十七位。从交易量看,新交所的体量远不及港交所。

“新加坡上市虽然费用低、时间短,但估值较低,通常不是大公司的首选上市地。”有不愿具名的行业人士认为,选择新加坡上市多是“顺带”,“多数公司把新加坡上市当成美国或中国香港上市的‘添头’。”

蔚来汽车股价收涨75%,市值达119亿美元

我们获悉,蔚来汽车上市第二天股价上涨5.00美元,涨幅75.76%,收于11.6美元。此外,蔚来汽车昨日盘中股价飙升超90%,市值达到130.1994亿美元,股价盘中高点12.69美元,创历史新高。9月12日,蔚来汽车正式在纽约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,股票代码NIO。成为继特斯拉之后,第二家在美国进行IPO的大型电动汽车制造商。这也是第一家在美国上市的中国电动汽车公司。▲蔚来CEO,联合创始人兼总裁秦。蔚来汽车首次公开发行价格为6.26美元,发行ADS股票1.6亿股。融资金额约10亿美元,估值约64亿美元。开盘后一路走高,盘中涨幅高达92.27。按周四收盘价计算,蔚来汽车市值已达114.8亿美元。IPO后,李斌共持有蔚来汽车股份148,689,253股,占股份比例14.5%,表决权比例48.3%。根据周四的收盘价,李斌股票的市值已经超过了16.6亿美元。

发表评论
0评